水質毒性檢測儀應用生物傳感原理(發光細菌法),可對水中廣譜污染物質進行快速測定,可廣泛應用于水源地、凈水構筑物出水、出廠水的應急監測,在環境監測、供水、疾控和公共衛生管理等領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那使用水質毒性檢測儀檢測完成后,結果怎么顯示呢?
按照《污水生物毒性監測技術規程 發光細菌急性毒性測試-費歇爾弧菌法》中規定,根據15min的發光抑制率大小對樣品毒性水平進行評價,水質毒性等級分為3 級,相應等級分別為低度毒性風險、中度毒性風險、高度毒性風險,分級方法見下表。
水質毒性檢測時水樣需要預處理嗎?
飲用水水源地原水:通常無需進行任何預處理,可將樣品直接加入試管中開始分析;
出廠水或自來水終端水:這類水樣中通常含有一定濃度的余氯。作為一種消毒劑,余氯對測試使用的發光細菌有抑制作用。因此,為了排除測試結果中余氯的影響,需要使用硫代硫酸鈉溶液對待測樣品進行除氯后再進行分析。
水質毒性檢測儀可以對超過近3000種以上毒性化合物敏感的生物早期預警系統,能快速、可靠、可再現的分析結果。而且水質毒性檢測儀具有WIFI、手機熱點聯網和藍牙傳輸功能,可實現無線傳輸至相關監控、監管平臺,實現數據的實時性,更符合監管部門的需求,使用越來越廣泛。
本文網址:http://www.ykwlhg.com/hynews/436.html